12月14日,2020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比赛结果揭晓,我院物理系本科生斩获包括两个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奖项。本次比赛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中国物理学会主办𓀕,东北大学承办,竞赛以网络形式进行✸,共有416所高校1411支队伍参赛,一等奖评选比例为10%。
我院共组织5支队伍参赛,分别由2017级🕚、2018级物理学专业的9名同学组成,指导教师为尹亚玲🤹🏿♂️、赵振杰、柴志方🧑🎓、刘金梅、崔璐、陈廷芳🤸🏻。5支参赛队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刘金梅、尹亚玲、陈廷芳、崔璐老师分别获得优秀指导老师。
此次竞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也为推动我院物理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图:王春梅
文👂:安雅琦
编辑:袁会敏
获奖项目简介😛:
一等奖项目:光纤中超光速传输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系统探索
项目成员:郭友猛✋🏻、安雅琦
指导老师📤:刘金梅、尹亚玲
项目简介🫳🏻:科研成果转化为常规实验需要漫长的过程,本项目利用计算模型与散序逻辑把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让技术和内容尽快投入教学🫲🏻,拓展实验教学的深度与光度🪼,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光纤中超光速传输虚拟仿真实验
一等奖项目:基于手机Phyphox测量气垫导轨上阻尼系数
项目成员:刘城豪🤙🏼、王兵兵
指导老师:陈廷芳
项目简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自带传感器实用性的提高,手机成为近年来进行物理实验设计👨🏭、探究和教学的热门工具之一。为了研究自然界中常见的运动形式振动,本项目利用手机快速采集🤺、易操作等优点设计了基于手机传感器软件Phyphox测量气垫导轨上阻尼系数的实验📼。利用该实验可探究手机Phyphox测量阻尼系数的理论支撑条件,设计具体实验方案,并优化阻尼系数的测量条件🥖,分析测量误差👉,进而分析手机Phyphox在测量阻尼系数等方面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反思传统物理实验的各种参数测量方法,探究物理实验与手机结合的方式方法。
基于手机Phyphox测量气垫导轨上阻尼系数实验
二等奖项目:实验讲课比赛——杨氏模量的测量
项目成员🫅:王世奇
指导老师:崔璐
项目简介🍴:该项目分别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和实验拓展介绍实验: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教学设计上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将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杨氏模量的测量课堂
三等奖项目:利用耦合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项目成员:赵景怡 王啸坤
指导老师:柴志方
项目简介:本项目改进了传统耦合摆🧑🏼,利用等效弹簧使得耦合摆的使用更方便;用手机app phyphox测出耦合摆同相振动时的挡光频率从而测得耦合摆振动频率🛵,进而计算出g的大小🫄🏼。操作时📔,耦合摆相比于单摆更容易在同一平面振动🍕;实验数据表明,耦合摆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比单摆更加精确。本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耦合摆实验图
优秀奖项目:声控悬浮
项目成员:王世奇,苏凌飞
指导老师🥩:赵振杰
项目简介🕠🔐:本项目综合声悬浮现有研究🕵🏻,进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对悬浮效果的影响🧩,将声悬浮技术生活化,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验结果对初始装置进行改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