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光辉娱乐党委广泛动员师生党员坚守抗疫一线、投身志愿服务,带头当好“宣传员”“示范者”“贴心人”👇,为打好上海保卫战贡献力量。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光辉平台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在校园和所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参与核酸检测组织🦘、楼宇秩序维护👱、餐食物资发放、关心服务师生等志愿活动♢,筑牢校园内外“战疫防火墙”𓀓。
义无反顾 做好校园防控“守护者”
自3月13日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光辉平台师生党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第一时间返校返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为筑牢疫情防控校园防线默默坚守🍎。
本科生辅导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王元力就是其中的一员。自3月份开始♦︎😡,他就担任剑川路本科生公寓16号楼楼长💄,也是本科生公寓区块三核酸检测负责人,协助开展区块餐食运送、园区值守、物品运输、户外消杀等工作。
作为楼长,王元力同志和楼内志愿者共同战斗🍗,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带领层长、寝室长🙆🏽♀️、志愿者同学维持楼内秩序,坚持做到守好寝室“房门”🧽,守好楼层“层门”👨👩👦,守好楼栋“楼门”🧚🏽♂️;每日做好餐食、物资运送工作,化身送餐员、快递员,保证餐食、物资运送及时到位,精准了解同学们的用餐需求,尽可能解决大家“舌尖上的需求”,同时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做好生活保障工作,安排好洗浴、洗漱🧗🏻♀️、理发等活动秩序,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的同时👨👨👦👦,尽可能为同学们生活提供便利🧚🏼♂️;关心同学的身心健康状况⏩,时常和楼内学生谈心谈话,解决同学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做好“抗疫”政策宣传。
王元力与光辉平台齐红新老师共同担任16号楼楼长
本科生公寓区块三楼长合影
作为区块三组织核酸检测负责人🔑,王元力同志组织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优化设计区块内核酸检测路线,带领志愿者同学做好通知、引导👋🏼、签到等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组织全员核酸检测、重点人员核酸检测50余次,确保区块内2600名同学快速、安全、有序地完成核酸检测。在组织核酸检测的过程中🫱🏻,不论风吹日晒,王元力和志愿者团队都坚持在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守好“底线”。谈及志愿服务感想时🔒🚵🏽,王元力表示👸:“师生都是校园守护者⇒,多方协同🧓🏽、主动作为🩴,我们就是守护学校安全的‘长城’”。
核酸检测组织工作
电子系高年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劳婕是学生党员中的典型代表,在校园防控期间,她积极参加所在片区志愿者工作,累计服务次数近40次,时长60小时以上,在她的示范引领下🧜♂️,支部党员同志全员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5月4日🚣🏽♀️,虹梅南路研究生公寓南片区成立各楼栋临时党支部👨👧,她主动请缨担任11号楼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所在楼栋的志愿者招募统筹等工作,积极配合片区做好临时党支部联合轮值工作🔧,招募博士志愿者🏚,完成每日片区核酸👩💻、三餐、值班🎄、送药等工作。她谈到,党员学生应当是校园防疫的主力军🤦🏻,在楼内👨🏿🚀,她是固定三餐志愿者,发扬“干饭第一名”的精神👲🏽,为楼内同学服务;出楼时,她就是一块万能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劳婕在各类志愿服务岗位上工作
像王元力🐘、劳婕一样,坚守校园疫情防控岗位的党员师生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光辉平台党委的组织号召下,共计有23位党员教师主动返校🤷🏽♂️,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有133名师生党员担任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关键岗位🫳🏼。
光辉平台党委书记李恺送学生离校
光辉平台副院长武海斌参与本科生片区餐食运送志愿服务工作
光辉平台党委副书记蒋旭、组织员赵荣青搬运物资
电子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黄荣为学生理发
行政党支部朱佳媛、学生党员王林在理发志愿服务
下沉报到,站好社区服务“先锋岗”
校园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上海社区疫情防控形势也十分严峻🤞,光辉平台党员师生在高质量完成线上教学和科研任务之外,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严格落实“双报到”要求,第一时间下沉社区🤹🏻,投入到社区抗疫一线工作,助力缓解社区防疫压力。
精密光谱国重实验室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潘海峰家住闵行区吴泾镇紫竹半岛社区👇,自3月份小区封闭管理以来🕴👷🏿,他就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社区共有住户2188户🌕,物资数量庞大,且受限于工具、场地等因素👸🏼,配发工作困难重重。作为小区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之一👨👨👦👦,他牵头承担起小区政府保供物资的配发工作。小区每一批次的保供物资配发他无一缺席👂🏿,经历过顶着烈日配发蔬菜肉类等生鲜的心急如焚🏇,经历过披星戴月摸黑卸货的手忙脚乱,创造过带着10人团队1小时徒手卸货22000斤大米的傲人纪录,也有过刚爬上汽车就因伤退出的困窘时刻。
自参与社区服务以来🤷🏽♂️,潘海峰累计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20余次,身穿“大白”防护服连续工作时长最长达6小时。谈及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他表示🥷🏿:“这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自己的付出远远不够,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一个人是渺小的,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唯有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坚定必胜信念☑️,战胜疫情便可指日可待✌🏿!”
潘海峰在分发搬运物资
材料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纪检委员张哲娟家住普陀区长征镇新曹杨社区,自居家隔离以来,她就积极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来。片区巡逻、小区物质派送需要人员,她化身“小蓝”🤛,一家家地送物资🐒🧖🏿、药品;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不足,她变身“大白”👨🏻🔬,协助医生开展扫码🦸♀️、维护秩序工作⏺。
4月9日,社区临时接到任务👨🏻⚖️,要协助医生完成整个小区的核酸检测,但全新的核酸码和闭环采样系统让社区志愿者犯了难,张哲娟主动报名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快速完成“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自学🕒,还指导社区其他3位志愿者,当天便协助普陀区中心医院完成了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当天忙到晚上10点👱🕵🏿,当她刚准备卸下湿透的防护服时🦁,她再次接到消息,隔壁小区核酸检测扫码志愿者不够,她二话不说又赶往隔壁小区支援。张哲娟说:“在我参加的志愿工作中,看到的都是党员同志们无私的付出,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区也率先进入了防范区行列,但是我们一点不敢松懈😱👩🏼🦳,一接到静默指令💇🏼,立马开启志愿者轮岗工作。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我们时刻准备着🤷🏿👦,抗疫服务中🔊⚉,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张哲娟上门给高龄、卧床和残疾人员做核酸
疫情期间,光辉平台党委共计有169位教师党员完成社区报到,并在不同的社区服务岗位上践行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磨砺锤炼,争当新时代的“追光者”
除师生党员外,光辉平台一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也在校园战疫中贡献力量,把校园防疫战场作为历练自我的阵地。
青年研究员杨振中是电子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作为第一批入校换岗的教职工,杨振中积极响应光辉平台党委号召,投入教研片区志愿服务🧛🏽♀️,静默期刚满,就火速上岗🪷🦾,加入夏雨厅师生送餐志愿者小队,同步承担秋实阁售餐任务🥷,为科研片区的留守师生和志愿者们保障供餐服务🕵🏽。此外,作为驻楼教师⚉,他还协同楼长第一时间做好转运物资的搬运🚴🏿♂️、消杀和分发工作🎭。他表示:“我愿竭尽全力🧕,以一己微薄之力🕎,与大家一起众志成城🦺,共同度过这一段艰苦又难忘的时期🚴🏽。”
杨振中在食堂售餐服务中
201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袁真是本科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担任本科生公寓区块三12号楼楼层长,负责全楼层一百多名同学的数据统计上报、日常餐食运送、垃圾分类处理😩、核酸检测组织工作。同时,袁真还积极回应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在担任楼层长期间👉🏽,袁真也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但她表示🤽🏽♀️:“我收获的帮助比我付出的多🤲🏼🏖,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师生服务是我的责任㊗️,和这么多任劳任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我感到非常自豪🫶🏿。”
袁真担任本科生公寓12号楼6层层长
2020级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廖文敏,是精密光谱国重实验室2020级研究生党支部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廖文敏积极投身到防疫志愿工作中,她第一时间组建了剑川路19号公寓大群和剑川路19号楼光谱实验室群,方便各种信息的通知和反馈。
同时,廖文敏也担任19号楼2层长一职🗒,前期每天组织本层同学们发放三餐物资、垃圾清运、有序核酸等。自所在楼宇成为重点管控楼栋以来,为减少人员流动🧜🏽♀️,安抚同学们的焦虑心理,廖文敏和另一位层长承担了楼层的全部工作👨🏼🎤🚤,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难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表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这个特殊时期能贡献力量感到很开心🛀🏻,在这个过程体会奉献的快乐,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价值。
廖文敏在分发物资
光辉平台党委共有30余名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默默奉献在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他们青春向上🫲🏻,追光而行🙋🏻,不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校园疫情防控贡献最积极、最有生气的青春力量。
图、文:光辉平台各党支部
组稿:赵荣青
审定:蒋旭
编辑🦑🙋🏿♀️:李丹